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是为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建设教育强省、人才强省和技能型社会,更好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是2024年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条例。
《条例》共8章74条,包括总则、职业教育的实施、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的教师与受教育者、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保障、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
2024年5月1日起,《条例》正式施行,《四川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职业教育的实施
胡琴院长讲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
条例中明确了职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强调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以及职业培训的重要性。强调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相互融通,以及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协同创新。强调了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职业学校应当依法治校和规范办学,建立健全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依据章程自主管理,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职业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支持保障教职工和学生依法、依章程参与学校管理。
职业教育的教师与受教育者
职业教育的教师
条例强调了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这意味着职业学校需要通过定期培训、企业实践、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条例鼓励职业学校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参与行业培训、学术研究、技术更新等活动,以确保教师能够跟上行业的最新发展。教师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职业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需要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
明确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获得公平的评价等。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养、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需要通过实习实训、项目导向学习、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应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供职业咨询和就业指导服务,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到职业生涯。
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包括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师与产业专家的合作等。通过产教融合,学校能够更好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实习实训等方面的合作。这种合作形式能够使学校的教育更加贴近实际工作环境,使学生能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培养和选拔适合自己需求的人才。
职业教育的保障
指出了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条例要求地方政府为职业教育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包括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等,以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依法办学和规范管理,职业学校应依法治校和规范办学,建立健全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鼓励职业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如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实践教学的加强,以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适应性。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
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这一章节主要涉及职业教育领域的法律义务、责任以及违规行为的处理方式。条例详细规定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职业教育工作中的职责,以及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法律义务。此外,条例还明确了对于违反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的处理措施和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胡琴
审核:谢钰萍
微信编辑:王宏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